近日,新建的江心沙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職工居民聞訊而來,趕在第一時間選購果蔬嘗鮮。店內店外人群熙攘、人聲鼎沸,幸福感、獲得感溢于言表,滿目皆是可歌可親的煙火氣,撫慰人心。
“新菜市場分為上下兩層,一樓主要是水果、日用品、水產、早餐等店鋪,二樓是菜攤和肉檔,總共30來家。”據負責新舊菜市場交接工作的管理人員江華介紹,新菜市場由海門街道出資建設,位于立新小區第6期,東側是長安路,南側是杭州路,地上有停車位,地下有停車場,出行和停車都十分便利。之前的菜市場位于疊港路和長興路交叉口,建于2000 年前后,10余個店鋪和攤位,最初能滿足場域職工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后來隨著周邊和駐場企業的增多,外來人口劇增,面對2-3萬人和大大小小80余家企業日常采購,保供能力嚴重不足。此外,該菜市場從早到晚人來人往不斷,導致周邊路段擁堵和擠占現象屢禁不止,嚴重影響職工居民正常出行,還為農場環境面貌造成了損害。針對這一問題,江心沙農場黨委雖因地制宜在菜市場對面規劃臨攤擺放點,安置流動菜攤和餐飲攤,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菜市場壓力,但由于場地限制,“買菜難”“停車難”“通行難”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直到海太隧道工程項目的進場,讓農場黨委找到了根治之法。
老菜市場正好處于海太隧道北接線地上部分,拆遷是必然的。為合理選址,高效高質量完成搬遷,江心沙農場黨委多次與海門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對接,并進行實地走訪,廣泛征求職工居民意見,最終選定立新小區農貿市場配套用房。“這個小區屬于第6期,建設的時候也規劃了一個小菜市場,但定位是專門服務三個社區。”江華說,后來在農場黨委和地方政府的多次磋商下,該菜市場成功擴容,變成樓上樓下兩層,并增加店鋪間數和攤位數,形成現有規模。
“小菜籃”裝著“大民生”,關系職工居民一日三餐。江心沙農場力促地方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建設進度,協助不斷優化市場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實行菜市場標準化改造,提升設施環境,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有效保障職工居民和周邊企業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