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月圓情濃。為讓困難群眾度過一個溫馨祥和的節日,射陽縣興橋鎮新農社區、千秋鎮臨農社區、臨海鎮淮農社區紛紛開展節前走訪慰問活動,將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群眾心坎上。從米、油、月餅、慰問金,到一句句貼心的叮囑,不僅展現了社區改革后“服務不斷檔、溫暖不降溫”的精準與高效,更讓困難職工居民在團圓佳節收獲了“被惦記”的暖心幸福感。
9月28日,興橋鎮新農社區居委會負責人趙劍帶領網格員來到轄區困難群眾家中,開展中秋節前走訪慰問活動,為困難家庭送上了節日的祝福與慰問品。
“曹爺爺,您坐著別起身,身體最近怎么樣?慰問品您先收下,縣民政的慰問金之后會直接打到您卡上。”在3村110幢3號,78歲的困難殘疾人曹爺爺見到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正要拄拐起身,趙劍快步上前攙扶。曹爺爺眼泛淚光,動情地說:“雖然換了新面孔,但溫暖和關懷依然暖心……”走訪過程中,工作人員與居民親切交談,細致了解他們的生活近況、身體狀態與實際困難,一一做好記錄。
在5村4幢2號,社區工作人員敲開了低保戶錢大娘的家門。她因患多種慢性病多次住院并經歷兩次手術,丈夫也體弱多病,因病致困。網格員在日常走訪中了解到她家的情況后,已協助其申請了臨時救助和大病保險。“謝謝社區記著我們!”錢大娘接過慰問品時動容地說。
據了解,興橋鎮新農社區本次中秋慰問共覆蓋25戶困難家庭,慰問對象涵蓋城鄉低保對象、分散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兩困”家庭、困難殘疾人、患大病及受災家庭等八類群體。為確保慰問對象精準無誤,新農社區自8月中旬啟動全面摸排,所有名單均經過三輪交叉核實,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9月28日,射陽縣千秋鎮臨農社區精心組織中秋送溫暖慰問活動。臨農社區李芬書記帶領網格員一行攜帶米、牛奶等生活物資及慰問金逐戶走訪。
“祝您中秋快樂、身體健康!”每到一戶困難家庭,李芬都親手將慰問品遞到慰問對象手中,并送上節日祝福。交流間,李芬詳細了解了慰問對象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日常生活需求,網格員們也一起耐心傾聽他們分享生活日常。“最近雨天多,出門一定要慢些,記得關好門窗”“入秋降溫快,早晚出門要多添件衣服,別著涼”,社區工作人員一句句貼心地叮囑,溫暖了慰問對象們的心。
此次中秋慰問是千秋鎮臨農社區接管后針對農場困難居民群體開展的關懷行動。臨農社區工作人員為確保慰問對象精準、需求對接到位,逐戶核實困難家庭信息,詳細梳理每戶家庭的實際需求與生活狀況,讓慰問物資與關懷服務精準送達最需要的人手中,實現了社區職能移交后的服務“無縫銜接”,讓農場居民持續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9月29日,臨海鎮淮農社區負責人徐偉走進淮海農場困難家庭,開展“中秋送暖”走訪慰問活動,為場域內困難家庭送去大米、牛奶、月餅等慰問品及慰問金。
在貧困殘疾人家中,王偉忠拉著淮農社區工作人員的手道:“以前就怕社區換了人,我們的困難沒人管。今天看到淮農社區的干部過來,心里一下子踏實了!”臨海鎮淮農社區居委會負責人徐偉現場回應:“請您放心,我們不僅承接了農場社區的服務職責,更會嚴格落實縣里各項惠民政策,要讓每一位農場居民都能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
“袁奶奶,我們是淮農社區工作人員,來看望您啦!”淮農社區工作人員程海燕熟門熟路地敲開了家住振興小區袁奶奶家的門,一邊熱情問候,一邊向老人家屬遞上慰問品及慰問金。袁奶奶家人連連擺手,“雖然知道社區改革了,但沒想到你們都惦記著我們!”她緊緊握著慰問人員的手,“黨和政府的好,我們老百姓都記在心里頭。”
在淮農社區居民委員會成立之初,工作人員就快速掌握轄區居民底數、重點群體需求及歷史幫扶檔案。通過逐戶走訪,精準識別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大病患者等特殊困難群體,實現“底數清、情況明、幫扶準”。此次慰問覆蓋城鄉低保戶、貧困殘疾人、患大病及受災家庭、“兩困”家庭等共計20戶重點群體。